优游娱乐平台|一代智囊刘伯温的“谋臣”悲剧:刘伯温下场如何
优游快讯:
智谋文化的早熟和发达,是中国一个特有的现象。在这种文化催生下,中国人特别崇拜智慧人物。而在智慧人物的系列中,有两大偶像:一个是三国时期的孔明诸葛亮,另一个就是元明之际的刘基刘伯温。
历代人们给这两位附会了很多神异的传说,传说中,他们不仅神机妙算,而且还能呼风唤雨。时下播放的何冰版《神机妙算刘伯温》即是明证。
鲁迅在《中国小说史略》中批评神化诸葛亮的《三国演义》时说,孔明先生被描写得不大像一个正常人了,“多智而近妖”,而刘伯温也被后世的许多传说扭曲得厉害,即使不“近妖”,也是“多智而近怪”。
那么,历史上真实的刘伯温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?
刘伯温的谋臣悲剧
刘基,字伯温。元武宗至大四年(1311年)生,生于浙江青田县南田山武阳村。按元朝当时的行政区划,属于江浙行省的处州路。
江浙地区向为人文渊薮,刘伯温的家乡武阳村虽然是个偏僻小山村,距青田县城有150多里之遥,但读书的风气不衰。刘基的曾祖还曾在宋朝优游娱乐登录为官,传到刘基父亲这一代,虽非显第,但无疑是一个中国传统农村典型小门小户的读书家庭。在这种背景下,刘伯温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儒家传统教育。《明史》上说,刘伯温“幼颖异”,特别聪明,他的老师即对其父亲说,刘伯温不是池中物,长大后必然光宗耀祖。
《明史》的这两点记载非常重要,因为它基本勾画出了刘伯温两条人生轨迹:一个是深受传统儒家教育,作为“儒者”的刘伯温;一个是摇鹅毛扇,作为“谋臣”的刘伯温。两者不可偏废,毋宁说前者还更为重要,但可惜经过野史和民间的渲染,也在各种离奇怪诞的传说中,成为一个滑稽多智的怪物,差不多等于是江湖术士之流了。
作为儒者刘伯温,照例要重走我辈高考循环往复的那条道路。至顺四年,23岁的刘伯温参加元王朝的科举考试,考中进士。值得一提的是,按照元朝的制度,年满25岁的成年男子才能应考,据当代学者杨讷考证,刘伯温虚报年龄为26岁,终于蒙混过关。不过,只要是凭真才实学,在旧时,这倒是读书人的一段佳话。
按照元朝制度,名列第三甲的进士只能授予正八品,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,终究是抑制不住的,问题的关键在于,刘伯温运气差了一点,他此刻所置身的,完完全全是一个衰世。
饱读诗书,从书斋昂昂然走出的刘伯温,儒家知识分子那种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的抱负几乎与生俱来,但他在江西做了五年小官,最后只能抑郁求退。
元至正十九年十一月,放牛娃朱重八优游娱乐登录的部队攻占了浙江丽水,因为在故乡的声望,刘伯温和另外三个当地著名知识分子—叶琛、宋濂、章溢,一起被朱的兵士送到应天(今南京)去见朱元璋。《明史》记载了这四人与朱元璋见面的场景:“太祖劳基等曰:‘我为天下屈四先生,今天下纷纷,何时定乎?’”朱元璋表现出了礼贤下士的态度,向他们请教如何统一和安定天下,章溢回答说:“天道无常,惟德是辅,惟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耳。”意思是只要朱元璋保民安民,就能收拾人心,完成霸业。
刘伯温从此开始了为朱元璋充当谋臣的不归路。
关于刘伯温在朱元璋打天下过程中的作用,虽然不像传说中那样神奇,但他和其他知识分子一起,帮助朱元璋在乱世中恢复秩序,是值得历史肯定的。
朱元璋统一天下,刘伯温和其他开国功臣一样得到了封赏,这似乎实现了他的人生抱负,但作为儒家知识分子,新朝的肇建又使刘伯温自觉背负了一种新的使命,这就是“导君于正”,使新皇帝符合儒家的政治文化传统。而就是在这方面,刘伯温开始品尝苦涩的滋味,因为在朱元璋这样的雄主手下讨生活,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刘伯温入明后活了七年有半,在这不算长的时间里,他先后几次受封,又几次被打发回乡。从他第一次被斥退的经历中,可以看出“伴君”确实是一件危险系数极高的工作。刘伯温由于功名之心未灭还满怀惆怅,那么他后来的被放归,则更像是一种自我放逐。优游娱乐登录
这不仅因为明初同僚倾轧十分激烈,不同派系之间的权力斗争已到白热化的程度,更因他对“圣意难测”有了更深的理解,对在雄主手下讨生活充满了忧惧,深知只有韬光养晦才是自我保全之道。
然而刘伯温到底是读书人,尽管他感觉面前这个曾与自己共过患难的人越来越难以捉摸,但在反复放归、召还的过程中还是要战战兢兢地尽儒者的本分。他劝朱元璋,“霜雪之后,必有阳春,今国威已立,宜少济以宽大”,要朱元璋保存臣子的体面,不应动辄羞辱,都是非常有针对性的;他又提醒朱元璋,对遁逃北漠的元朝大将王保保不能轻敌妄进,结果也被他不幸言中了—名将徐达在追击王保保的一战中,几乎全军覆没。
忧谗畏讥的刘伯温准备在家乡终老,但善于占卜的他却不知道,自己的命运并不在自己手中。
隐居的刘伯温,竭力洗尽铅华,表现得像一个不识字的老农,不和地方官吏来往。他知道,有一双天眼在盯着他的一举一动优游娱乐登录。《明史》上这样绘声绘色地描述他的谨慎:“还隐山中,惟饮酒弈棋,口不言功。邑令求见不得,微服为野人谒基。基方濯足,令从子引入茅舍,炊黍饭令。令告曰:‘某青田县也。’基惊起,称民谢去,终不复见。”家乡父母官因为始终见不到刘伯温,所以换上便服求见,正在洗脚的刘伯温对上门的客人当然不好拒绝,升火做饭以待客,但当县令以实相告时,刘伯温马上变色,自称小民,便立即退避。
如此小心的刘伯温还是出事了。
处境和心情都恶劣,刘伯温的病情加重了,洪武七年,朱元璋知其病重,赐归田,这一年四月十六日,刘伯温卒于家中。
刘伯温的死因,历来有三种不同的说法:一说被丞相胡惟庸毒死;二说朱元璋是毒死刘伯温的主谋;三说系病死。与刘伯温的死因相比,太祖在刘伯温死的前后表现出来的态度,更耐人寻味。
朱元璋为何对智囊痛下杀手,不仅是因为在身份认识上有些偏差,且因江湖传其神乎其神,为朱姓千秋万代之基业计,智囊在劫难逃焉。理由多的是:刘伯温虽被人们看成“谋臣”甚至“术士”,但他更自居为“儒者”,然而让他沮丧的是,朱元璋也更多愿意把他当成“谋臣”和“术士”。在一次谁是当今大儒的讨论中,朱元璋就曾经轻蔑地说,像宋濂、刘伯温这样的人哪配称“大儒”?
在现实的无情打击下,刘伯温的“儒者”、“帝王师”之梦最后破灭了没有?我们无从落笔。我们只清楚的是:他临终遗命,告诫子孙世代不得为官……优游娱乐登录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优游国际娱乐登录:www.yypt7.com
上一篇:优游平台|历史盘点:曾经称霸世界的庞大帝国你知道几个?
下一篇:没有了